回憶北京的“水世界”

■張雙林



近日,玉河二期整治工程完工,與2013年完工的一期工程及今年初夏完工的南城三裡河河段整治、恢復工程一起成為瞭京城“水穿街巷”的江南水鄉景致,博得瞭市民的歡心,也引發瞭筆者對歷史上北京“水世界”的回憶。



水是生命的源泉,一個城市乃至一個村莊在形成、籌建之前,水是首先考慮的重要因素,北京城更是如此。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北京周邊沒有黃河、長江這樣的大河,而且也不臨海。但北京城附近有永定河、潮白河、溫榆河、清河、沙河、月河及人工運河通惠河。在郊區的山上,有豐富的山泉,玉泉山的泉水被譽為“天下第一泉”,白浮泉則是通惠河重要水源。從理論上講,在古代乃至到瞭清代中葉,北京不是缺水的城市,“水穿街巷”是很普通的現象。況且,在歷史上北京城內城外的池塘河湖星羅棋佈,頗有江南水鄉的韻味。



自從金朝完顏亮遷都中都(今北京)以來,北京城的人口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與此相應,原北京地區大大小小的“水世界”逐漸消失。



“坑”、“窪”曾是重要水源

台中商標申請代辦

在老北京的地圖上或史料中,有許多稱“坑”的地名,如二龍坑、象鼻子中坑、孫傢坑、王大人坑、北下坑、草場大坑、司傢坑等。這些所謂的“坑”有大有小,多半是天然存在的湖泊和葦塘。像昔日的二龍坑(今二龍路),面積就很大,水源充沛,鄭親王在坑旁建府,第八代鄭親王德沛還在府中建“惠園”。惠園被譽為“京城第一王府花園”,“其園甚巨麗,奧如曠如,各極其妙。”惠園中水池“水其清冽”,園中有人造瀑佈“高丈餘,其聲瑯然”。池水和瀑佈的水均引自二龍坑。



城郊的“坑”則以窯坑為主,系燒磚者取土後留下的坑,坑中之水多為雨水。像今天的工人體育場、工人體育館就是1958年在窯坑上建的。有些大的窯坑與護城河相通,一度成為舊京的遊覽之地,如幾十年前朝陽門護城河旁的菱角坑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菱角坑三面環水,西依護城河,坑裡夏日長滿菱角、蓮藕,其中菱角最多,因而得名。夏季時人們喜歡在此納涼、避暑,城裡做小買賣的、賣小吃的、打把式賣藝的人也雲集於此,菱角坑成為瞭好去處。最有趣的是人們可以從東便門、東直門沿護城河乘船來遊玩。



北京地名中的“窪”與“坑”意思相通,在城內有兵部窪、南下窪、北下窪等。其中城北的仰山窪最有名,據說它是北京的“水鎮”,還是清朝訓練水軍的地方。此傳說隻載於《清代野史大觀》,正史中未見記載,可姑妄聽之。坑多、窪多、濕地多,是北京的特色,歷史上挖地一尺就出水是很正常的現象。



北京城的坑和窪是很平民的水域,但與皇傢園林中的“海子”異曲同工,隻是它更平民化而已。北京僅有坑和窪還不能佐證當年是“水世界”,河流是很重要的。北京的河除有帝王之氣外,還是“水世界”的佐證。清代《宸垣識略》中稱:“北京青龍水為白河,出密雲,南流通州城。白虎水為玉河,出玉泉山,經大內,出都城,註通惠河,與白河合。朱雀水為盧溝河(永定河),出大同桑幹,入宛平界。玄武水為濕餘、高梁、黃花、鎮川、榆河,俱繞京師之北,而東與白河合。”有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四水拱衛北京,“水世界”之稱名副其實。



在北京,除有上述河流外,至少有兩條南北的河,即玉河(禦河)和大明濠。上世紀50年代,玉河改為暗河,成瞭南、北河沿、正義路等街;大明濠改為大街歷史更早,當時稱溝沿,抗戰勝利後改稱趙登禹路、佟麟閣路,兩條河都是自北向南流入護城河。



橋是“水世界”的象征



北京的橋,因一首歌的渲染在全國都有名。但歌中唱的許多橋是現代的立交橋,與傳統意義上的跨河橋有所不同。按《北京志·交通志(1991-2010)》所載,僅在五環路內的城市道路上就有各類跨河橋365座。橋多說明河多。而北京的一些古橋不隻是渡河的交通設施,還有重要的意義,於是有瞭“四大橋”之說,有京東八裡橋、京西盧溝橋、京北朝宗橋、京南馬駒橋。這四座橋是北京城通往東西南北方向的交通要道,在民國之前往往重兵守衛。據《北京古橋》一書介紹,除上述四大橋之外,保留至今的古橋還有230餘座,其中大部分在近年得到瞭保護和修葺。如加上歷朝歷代消逝的500餘座橋,那就更多瞭。一個歷史上有近800座橋的城市,怎麼不是“水世界”呢?如果將各城市依橋梁總數排榜,北京的排名遠超蘇州、杭州和紹興這樣的江南水城。



橋,無論形態,還是橋名都會給人以美的、詩意的遐想,並由此產生一些美麗的傳說及趣聞軼事。北新橋的故事在老北京婦孺皆知。故事不是歷史,但北新橋確實存在,從乾隆年間的京師地圖上看,北新橋下確有河的標記,至於橋下的河流是什麼則眾說紛紜。作為“天子之橋”的天橋,其橋下是著名的龍須溝。在明清時代龍須溝不是臭水溝,它自西向東流向外城的護城河,河水清澈,並與金魚池相通。臭水是養不瞭金魚的,龍須溝在百年前不是污水河。民國期間天橋西部的河改為瞭暗河,即今天的永定路。東段即今天的天壇北路。老舍話劇《龍須溝》就描寫的這一段河的歷史。



存留在地名中的橋,在歷史確有存在,如萬歷橋、達智橋、虎坊橋等。西城甘石橋(亦稱幹石橋),橋下就是通往中海的河,如今河變成瞭東斜街、西斜街;太平橋橋下的河即是大明濠。至於什麼三轉橋、李廣橋、大石橋、小石橋等都有河的佐證。什剎海一帶是北京最大的水域,有人考證,今天的恭王府在二三百年前是個島,周圍有水環繞。這裡的水多,橋也多,什剎海周圍許多彎曲的胡同和一條條斜街都與河湖有關。據地理學傢論證,北京城內的彎曲胡同和斜街都是昔年的河道。這種現象在南城(外城)較多,外城是明代嘉靖年建的,許多胡同和斜街最初就是河道。而內城則是在元大都基礎上而建,元大都胡同的走向、寬度、長短都是事先規劃的,斜街曲巷就少。



北京古橋的名稱也十分有趣,體現出古人的文化修養,像流傳至今的金鰲玉蝀橋(北海大橋)、萬寧橋、禦河橋、織女橋、紅橋、白橋、黑橋、草橋、大通橋、郊亭橋等都是有詩情畫意的名稱。由於歷史久遠,一些橋已經消失,僅留在人們記憶之中,不過仍為未來的城市改造和建設提供瞭歷史依據。

台中商標註冊申請

南北各有一個太平湖

台中商標申請流程

在北京城區內有兩個太平湖,一個在城區西南隅,另一個在西北隅,一南一北,相互呼應。



南太平湖在今天金融街附近,中央音樂學院東邊。南太平湖與護城河相通,當年比較偏僻冷清,在清代《天咫偶聞》中有所記載:“太平湖在內城西南隅角樓下,太平街之極西也。”那時風光還很秀麗,“高柳數章,人誤曲江之苑。當夕陽街堞,水影涵樓,上下都作胭脂色,尤令過者流連不能去”。



南太平湖北面是醇親王(光緒之父)府(今中央音樂學院)。在清代,太平湖附近隱居著一些達官貴人,並留下不少詩文來描述太平湖。在乾隆年間,曹雪芹的友人敦敏、敦誠兄弟就住在太平湖畔,並建瞭“槐園”。由於他們在精神與物質上的支持,曹雪芹才能寫《紅樓夢》。據敦誠的《四松堂集》稱,在“風雨淋涔,朝寒襲袂”的秋天裡,到處蕭瑟淒涼,他們兄弟與從西山進城訪友的曹雪芹相遇,在一小酒館中小聚。“雪芹酒渴如狂”,但三人都沒帶銀子,敦誠隻好將腰上掛的佩刀抵押給酒保賒酒喝。在這淒風涼雨的秋夜,呼酒談往,暢談今古,抒發情感,通宵達旦,“雪芹歡甚作長歌”,敦誠還和瞭《佩刀質酒歌》。



到瞭民國之後,南太平湖漸漸幹涸,湖址上蓋瞭民房。雖湖不復存在,但留下瞭太平湖北裡、太平湖東裡、東太平街、西太平街等地名,讓人們在記憶中有瞭太平湖的印象。

台中商標申請類別

北太平湖當年屬積水潭的一部分,僅與後海(積水潭)隔一道城墻,當漕運停止後,積水潭面積小瞭,湖水也淺瞭,城墻外的湖泊在清末民初之際已變成池塘,其中有一貢姓人氏在池塘中廣植蘆葦,人們稱這裡為“貢傢葦塘”。1949年後,“貢傢葦塘”被沒收充公。1953年舊城改造時,將葦塘深挖擴建成市民公園。因此地離太平莊很近,故謂之為太平湖公園。

台灣申請商標

北太平湖一直名不見經傳,直到1966年8月24日之後,才引起人們的關註。在這天人們在湖內發現瞭作傢老舍的屍體,“老舍自沉太平湖”的公案及各種傳說由此而生。“文革”後,有人編瞭話劇《太平湖》,太平湖遂傢喻戶曉瞭。



“文革”後期北京“深挖洞”,不但到處挖防空洞,而且為配合戰備,修建地下鐵道。1972年在修地鐵時將北太平湖填瞭,後來又在此地蓋瞭地鐵廠房。



因近一二百年城市人口增多,過度的開發及氣象變化,使北京成為缺水城市,穿巷水街成為人們的“夢裡江南”。隨著古城風貌的恢復和對濕地、坑湖、葦塘和河流的保護力度及南水北調工程發揮作用,水穿街巷和小橋流水的江南秀色和泉水叮咚的場景在我們身旁會頻頻出現,北京成為“水世界”不再是歷史的追憶,而有望成為現實。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7154051DB1F9A021

arrow
arrow

    kcpftuww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